高兴能在复旦生科院这个大集体度过四年的时光。我在四年里辗转过多个实验室,尝试过不同方向的课题,也收获了很多的锻炼和能力。毕业之际,我对复旦的学弟学妹们说:这里有培养科研学者非常良好的土壤,希望大家利用好复旦良好的资源,汲取营养,早日成长为参天大树。
我,没什么特长,也不够有趣。最喜欢的事情是吃,正在努力的事情是减肥;最大的优点是坚持不懈,最大的成长是学会降hai低neng标jian准chi;最好奇的是在成为女博士的道路上能不能顺利脱单(微笑)。希望学弟学妹们大学里不留遗憾,与自己舒服快乐的相处。
分流后义无反顾地进入了生命科学学院;期间虽然有过迷茫,觉得生命科学并不是我最好的选择,但不管如何还是坚持下来了。在这三年中,无功无过,只是认真过好每一天,不让自己后悔罢了。大学四年匆匆,转眼就会到尽头,希望大家都能够珍惜当下,不悔青春。
从技术科学实验班转到生命科学学院,从此便度过了永生难忘的三年时光。以于老师的实验室为始走上科研的旅途,在参加iGEM的那段岁月里结识了最好的一群人,在拔尖计划与出国交流的时光中不断地成长着。做所想做,学所愿学。
拔尖计划对我来说是一次很好的训练。我大三下加入以来,做了不少实验,最后成功和大家一起被挂在这里,也算没有给鲁老师和付师兄丢脸了。学弟学妹们一定要尽早加入拔尖啊!
除了刷绩点之外,复旦已教会了我任何在将来社会上立足的能力。本科期间的科研工作是实验室大课题框架下的一部分,可惜在我毕业之前没能看到最后结果的发表。本科值得回忆的事情很多,最后可信的结果都包含在这张海报了。
生年不满百,常怀千岁忧。昼短苦夜长,何不秉烛游?在生命最灿烂的年华里就应该无惧困难和挑战,勇敢探索。
复旦数院某老师说,做生物的人擅长“猜”。他还说,当一个人猜测的时候运用的是他一生的经验。我觉得他说得很有意思,你们觉得呢?
做了3年科研,尝试了很多东西,虽未有突出的成绩,但让我明白了科研是什么,我未来该做什么,该怎么做。希望学弟学妹们在本科生科研中尝遍酸甜苦辣,而不只是一帆风顺,这样去追寻真正珍贵的东西才会更有韧性。
青春有限 做值得做的事
接受、认识、判断、选择。寻找并体会燃烧的热情!
想做什么就勇敢的去做吧,这才是少年该有的样子。不要畏惧失败,不要急功近利,不要骄傲自满。始终保持一颗初心,坚持在科研的道路上探索未知。
永远不要害怕去尝试,人生随时都有惊喜。
本科是从BIOS课开始接触科研的,之后尝试了微生物、合成生物学和信号通路。做科研不是为了成为社会观念中所谓的“优秀”的人,而是出于本质的好奇心和人生意义追求的原动力。
加入拔尖是因为参与了iGEM,但在这之前就很想加入。拔尖给生科院学生提供的科研资源无疑是非常好的,希望大家之间多多相互沟通交流,把资源利用起来。拔尖和iGEM可能是我大学参与度最深的两个集体,很高兴认识这么棒的你们。拔尖宽松的制度让我们有机会真正地去自由探索。不求功利,只问初心,做你真正最在意的问题,这方面我没有做得特别好,希望学弟学妹可以秉持真正自由的精神,用正确的打开方式开启拔尖的旅途。